返回

滨州北镇中学

滨州北镇中学介绍

学校概况 规模 学校占地总面积870.38亩,建筑总面积16.17万平方米。其中,老校占地138.32亩,建筑面积5.82万平方米;新校占地732.06亩,建筑面积10.36万平方米。2007年共有教职工584人;教学班153个班,学生8838人。其中,高中113个班,学生7802人;初中23个班,学生1036人。为鲁北久负盛名的省、市属重点学校,省级规范化学校。 声誉 北镇中学在社会上一直享有较高的办学声誉,高考成绩列滨州市之首,历届校领导为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心血。现任学校领导: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任学武,副校长王明祥、刘其兴。 介绍 山东省北镇中学(以下简称北中),坐落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生态园林式的现代化城市滨州市,为滨州市党、政、军领导机关驻地。老校址位于老城区西部,南临黄河三路,东至渤海九路;新校址位于新城西区,南临渤海八路,东至新立河西路,西到渤海十五路,北隔黄河十路与奥林匹克公园相邻。北镇中学是滨州市教育委员会唯一的直属重点中学,建于1952年,1957年确定为省重点中学,1980年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19所重点中学之一,1997年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。由于办学成绩突出,学校先后被表彰为“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”、“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及仪器工作先进集体”、“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山东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”等。 学校占地总面积870.38亩,建筑总面积16.17万平方米。其中,老校占地138.32亩,建筑面积5.82万平方米;新校占地732.06亩,建筑面积10.36万平方米。2007年共有教职工584人;教学班153个班,学生8838人。其中,高中1130个班,学生7802人;初中23个班,学生1036人。为鲁北久负盛名的省、市属重点学校,省级规范化学校。 北镇中学在社会上一直享有较高的办学声誉,高考成绩列滨州市之首,历届校领导为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心血。现任学校领导: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卢得欣,副校长王明祥、张远程、刘其兴、葛洪章。 北镇中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其中有特级教师3名,高级教师52人,中级教师60人,省级教学能手8人,地级教学能手,学科骨干、学科带头人60人,近30名教职工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和脱产研究生的学习。 先进的办学条件,完善的教学设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、领先时代水平的基础。为了使学校教育面向现代化,北镇中学内设多媒体教学网络一套,教师电子备课中心一个,卫星地面接收站一个,语音室一个,电视机、录放像机、收录机、投影仪等四机进入教室。图书馆藏书七万余册,各教师办公室均配备了微机,学生电子阅览室正在计划实施。学校已经加入国际互联网,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为手段的教学环境逐步形成。同时,为加强同国际间普通教育在教育、教学、科研、师资、学生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,扩大知名度,北镇中学已同澳大利亚萨丁汉姆中学结成友好学校。 北镇中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,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,以改体制、建机制、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科学化、规苑化为重点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;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有北镇中学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,完善教学过程管理系统、科研管理指导系统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系统;进行了课程改革,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,增设了活动课和阅读课,引导学生的多极发展,注意渗透素质教育,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,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。 学校在超常教育、艺术教育方面,不拘一格选拔培养特长生。多年来,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的优秀特长人才,这些特长生多次在全国、山东省的学科竞赛中获优秀奖,学校艺术中心队多次获地区比赛一等奖,被被国家教委援予“全国校园艺术教育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 管理方针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;遵循“发展是主题,教学是主线,师资是根本,管理是关键,安全是基础,服务是保障”的基本工作思路;贯彻“精细、严格、规范、有序、高效”的管理原则;把握“反骄戒满、艰苦奋斗、真抓实干、勇于创新”的工作定位;全面加强学校管理,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教学设施 北中始建于1952年10月25日,初名滨县中学,隶属滨县(今滨城区,下同)文教科领导,驻滨县郑王乡(今滨城区市东办事处)毕家村,暂租用民房为校舍。是年,共有教职工11人,初招5个初中班,学生237人。1953年4月,该校迁至惠民专区机关驻地——滨县北镇(今滨州市,下同),更名北镇中学,隶属惠民专署领导。占地面积120亩,有教室24个,图书室1个,另有相应的教职工、学生宿舍、厨房、仓库等,均为砖木结构的平房。是年暑假增设高中,成为完全中学。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随着国家的发展变化,北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自1984年开始进行校舍改造,至2000年,教室、宿舍等已全部实现楼房化,办学规模不断扩大,教学设施日臻完善,设备配套、齐全,标准、先进。尤其是2003年,开始建设的新校区,规模宏伟,规划设计科学,建筑设备先进,环境优美,为北中全面健康地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 学校领导 北中人才荟萃。建校55年来,为了该校地创建与发展,先后有谢建邦、李青田、贾跃南、路东山、魏熔生、李伯衡、高梅坡、焦干卿、于顺卿等大批经过战争年代锻炼与考验,具有行政管理与办学经验的革命老干部担任过党、政领导,他们在上级党委与政府地领导下,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,艰苦创业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,为北中后来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改革开放以来,领导班子逐步实现了“革命化、知识化、年轻化与专业化”,张忠华、卢得欣、葛洪章、任学武等相继走上了主要领导岗位,他们继往开来,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,解放思想,更新观念,勇于创新,锐意进取,以改革促发展,开创了北中工作的新局面。 师资力量 2007年,学校教职员工、在校生人数是建校初和1978年之前的36倍、37倍与5倍、6倍。55年来,一代又—代教师,以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为己任,三尺杏坛教书育人,躬耕不辍,涌现出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。五六十年代就有被称为“地理大王”“物理大王”“三角大王”之美誉的老教师;改革开放后,又有承前启后,做出特殊贡献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薛相畴,以及特级教师任彬、林传襄、赵德汉、赵振绪、索云旺、丁庆峰、范胜武等;还有国家级骨干教师丁庆峰、王新村、侯春红、牛新祥、田宝莲、索云旺、袁秀华等;并有省级教学能手、省级骨干教师27人,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87人;先后有189人次获全国和省市(地)荣誉称号。以他们为骨干的广大教职工组成了学校发展与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。2007年,全校共有在职教师566人,其中特级教师2人,高级教师155人,中级教师165人。中共党员196人。 历史沿革 50年代建校之初,北中贯彻落实“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,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”的教育总方针,招生以工农子弟为主,对烈军属子****先录取,教学因陋就简,极不正规。 1953年开始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经验,提出学校“以教学为中心”、教学“以课堂为主要形式”、课堂教学“以教师为主导”的指导思想,随着北中建设逐步配套,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组织日益建全,管理制度日臻完善,教学很快步入正轨,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1956年升学考试,高中应届毕业生86人,除4人因病或参加工作外,其余82人全部升入大专院校;初中应届毕业270人,有250人升入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。之后,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“我们的教育方针,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、智育、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,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、有文化的劳动者”的指示,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教育开始形成。1957年,北中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学校,为该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。但是,随着相继到来的“反右派”“大跃进”左倾错误影响,生产劳动被列为主要课程,教师积极性遭到了严重伤害,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。1962年,全面贯彻中共中央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的八字方针,纠正“反右派”“大跃进”左倾错误对学校工作的破坏与干扰,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“以教学为中心,加强双基教学”,积极探讨“少而精、启发式”的教学方法,使正常的教育秩序迅速恢复,教育质量明显提高。1963年,经过贯彻教育部颁发的《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》,全校教师认真教,学生努力学,出现了教育蒸蒸日上的新局面。1966年6月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后,党组织瘫痪,在所谓“教育要革命”的左倾错误影响下,党的教育方针遭到严重破坏,知识分子被污蔑为“臭老九”,不少老教师被打成“反动学术权威”“牛鬼蛇神”,教学秩序被打乱,并一度“停课闹革命”。1967年暑假始,停止招生1年,教学工作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地破坏。1976年10月,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,经过拨乱反正,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。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学校教育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。1980年,北中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后, 由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,不断深化教学改革,依法治校,科学管理,逐步形成了“明志、勤奋、求实、创新”的新校风,“严谨踏实、勇于探索、热爱学生,言传身教”的新教风,“勤学多思、尊师守纪、全面发展、学有特长”的新学风,实行了符合教学规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,学校教育进入了稳定发展、全面提高的新时期。 硕果累累 历届英才 一代代创业者用忠诚和汗水铸就了北中的辉煌历史,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。自建校至1965年,短短的13年间,就结出了累累硕果。1956年,应届高中毕业生82人,考入高等院校的74人,其中升入北京航空学院的15人,山东大学的9人,高考升学率为90%。1965年,高十级毕业生88人,考入高等院校的72人,其中升入清华大学的1人,北京大学的3人,高考升学率为81.9%。体育运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1954年,在全国少年运动会上,学生陈树远取得少年组100米第一名。1956年,校女子篮球队取得全省乙组冠军。1978年以后,随着拨乱反正的进行,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,教育改革不断深化,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。1981年以来,北镇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重点中学处于领先地位,高考升学率稳定在80%左右,并涌现出了一批尖子学生。如:冯景涛以511.95分获1981年全省理科高考第四名;彭琦以575分获1988年全省文科高考第一名、全国第二名;荆军以658分获1991年全省理科高考第一名;石建磊获1996年全省理科高考第二名。2006年,学校高考录取首次突破千人大关。2007年,被大专院校录取学生1608人,其中大学本科1141人,贾龙同学以694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,北中高考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一代代创业者用忠诚和汗水铸就了北中的辉煌历史,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。自建校至1965年,短短的13年间,就结出了累累硕果。1956年,应届高中毕业生82人,考入高等院校的74人,其中升入北京航空学院的15人,山东大学的9人,高考升学率为90%。1965年,高十级毕业生88人,考入高等院校的72人,其中升入清华大学的1人,北京大学的3人,高考升学率为81.9%。体育运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1954年,在全国少年运动会上,学生陈树远取得少年组100米第一名。1956年,校女子篮球队取得全省乙组冠军。1978年以后,随着拨乱反正的进行,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,教育改革不断深化,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。1981年以来,北镇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重点中学处于领先地位,高考升学率稳定在80%左右,并涌现出了一批尖子学生。如:冯景涛以511.95分获1981年全省理科高考第四名;彭琦以575分获1988年全省文科高考第一名、全国第二名;荆军以658分获1991年全省理科高考第一名;石建磊获1996年全省理科高考第二名。2006年,学校高考录取首次突破千人大关。2007年,被大专院校录取学生1608人,其中大学本科1141人,贾龙同学以694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,北中高考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55年来,北中共培养高、初中毕业生38004人。其中,初中51级,学生14837人;高中52级,师生23167人。很多毕业生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。其中,有的走上了党、政、军各级领导岗位,有的成了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界的专家精英,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英模人物。如,人工合成胰岛素首创者之一的胡世全,研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《东方红》乐曲振荡器的王荣彬,导弹专家侯世昌、王其民,涡漩式制冷机发明者崔建军,观云测雨的气象专家陈文玉等;还有一个由近300名博士组成的璀璨的博士群,以及百余名遍布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德国、加拿大、新加坡等国身居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海外学子,他们为祖国争光,也为母校添光彩。 展望未来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,1985年以来,北中先后被表彰为: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,山东省教学改革先进集体,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,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,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,全国校园歌曲、校园集体舞推广、表演、创作先进集体,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及仪器工作先进集体,21世纪中国中学生物教育创新百佳学校,全国高中化学竞赛金牌学校,全国知名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学校等等。北中还被确定为山东省科研型重点实验学校、“十五”国家级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基地等。 桃李满天下 花木竞芳添秀色,桃李争艳沐春风。55年来,北中与共和国一起成长,铸就了门墙桃李、桃李满天下的辉煌历史,也为新时期的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山东省北镇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。 55年来,北中共培养高、初中毕业生38004人。其中,初中51级,学生14837人;高中52级,师生23167人。很多毕业生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。其中,有的走上了党、政、军各级领导岗位,有的成了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界的专家精英,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英模人物。如,人工合成胰岛素首创者之一的胡世全,研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《东方红》乐曲振荡器的王荣彬,导弹专家侯世昌、王其民,涡漩式制冷机发明者崔建军,观云测雨的气象专家陈文玉等;还有一个由近300名博士组成的璀璨的博士群,以及百余名遍布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德国、加拿大、新加坡等国身居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海外学子,他们为祖国争光,也为母校添光彩。

滨州教师招聘公告

滨州最新教师职位招聘